毛颖兔,男,在杭州市电力公司变检所(变检员、主任工程师、副主任)、杭州市电力局生产处(副处长、处长)、省电力公司发输电部(分管电网的副主任)、杭州市电力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省电力公司卫部(主任)、省电力公司经济法律部(主任)、电力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经研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工作。主要研究:从事生产运行、电网规划、技术监督、重大技改大修、电网建设等专业工作,到公司经营、法律管控、国际电力技术服务市场运作,再到政策研究、能源经济分析、公司战略管理等专业管理工作,各方面都能及时适应并成熟运用。
薛春林,男,现在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长期从事送电线路设计、管理和评审工作,具有丰富的高压、超高压交直流工程和特高压设计经验,多次担任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项目设总。社会任职:目前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业委员会电气学组四-六届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磁干扰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输配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线路运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一届电力金具专业技术工作组委员会委员;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C3(电力系统环境)、B2(架空线路)委员。主要研究:近年来,薛春林担任国家电网公司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等一系列特高压重大工程牵头设总工作,担任南方电网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溪洛渡右岸送电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设总,担任新疆750kV库车~巴音郭楞线路工程设总等,取得突出成绩,得到业主、上级领导及同行的好评,为华东电力设计院赢得了荣誉。发表论文:作为主要起草人员,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项,电力行业标准4项,国网企业标准3项,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企业标准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兼主要起草人,完成电力行业标准(报批稿)1项,国网企业标准1项,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企业标准1项。在国内主要期刊发表论文7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项等。突出贡献:1)作为主要完成人积极参与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担任三沪直流输电工程蔡家冲-白鹤±500kV直流输电线路(蔡白线)、安徽荻港长江大跨越及白鹤换流站腰泾接地极线路工程设总,获得2005年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获得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07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3)担任金沙江一期向家坝~上海、溪洛渡~浙西、锦屏水电站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可研设总,获得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05年度特高压可行性研究工作标兵。4)担任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工程设总,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0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本工程获得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5)担任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线路工程(浙苏沪段)及新吉阳长江大跨越工程设总和东段牵头设总,在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贡献突出,获国家电网公司重要贡献专家荣誉。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0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本工程获得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2010-201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薛春林同志被授予为先进个人。6)担任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浙苏段)及新吉阳长江大跨越工程设总和东段牵头设总,本工程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输变电工程优秀设计一等奖,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3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7)担任溪洛渡~浙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设总和东段牵头设总。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4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8)担任溪洛渡送电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从化换流站接地极及其接地极线路工程设总。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9)作为主要完成人积极参与并作出重要贡献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0)参加完成《±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研究》获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参加完成《500kV同塔四回路的设计研究》获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参加完成《±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设计技术研究》获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3)负责完成《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标准研究》获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4)负责完成《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设计标准研究》获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5)参加完成的外高桥三期送出工程,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09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6)2012年6月被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赵庆斌,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现任四川电力设计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分管输电线设计和研究工作。社会任职:中国机电学会输电专委会结构组委员、中国塔桅结构学会委员。主要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德(阳)~宝(鸡)±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投标和设计、雅(安)~南(京)1000kV同塔双回线路可研工作。2011年-2013年借调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期间,负责溪洛渡-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哈密-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设计牵头工作。主持和参与了一百多项个500kV、220kV输电工程设计。主持并参与了《钢筋混凝土斜柱式基础的研究和设计》,《500kV输电线路中相“V”串绝缘子猫头塔设计研究》、《悬垂转角塔“L” 串绝缘子铁塔设计研究》、《直掏挖角钢斜插入式基础的设计研究》等多项技术创新和研究,获9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1项。工程设计获奖: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先进个人等称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典型设计”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获得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一个,省部级优秀设计奖三十个。
姚秦生,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在中电联技经中心工作。工程设计获奖:多年来一直从事输变电设计和管理工作,主持、参加110~1000kV变电站一百多项工程设计。获建设部“鲁班”奖1项、银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三等奖3项,拥有国家发明和适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国家电网输变电工程“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及部分规范的审查。
褚农,男,198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工作中心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社会任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变电站分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著作:《江苏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国家电网公司50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江苏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深化实施方案》,等。发表论文:《悬挂式管形母线在50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500kv配电装置设计优化》、《220kV城市变电所的几个问题》、《江苏地区220kV GIS配电装置的应用》、《建设初期500kV主接线可靠性分析论证》、《500kV变电站无人值班设计思路和试点技术》、《江苏20kV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研究》,等。主要研究:主持或参与了输变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研究、城市变电站特殊问题的研究、“两型一化”变电站的研究、配电装置优化研究、电气主接线可靠性研究、组合电气设备的应用研究、悬挂式管型母线应用研究、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化研究、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术研究、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工程设计获奖: 主要参加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008年获国家优秀标准设计金奖,并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作用显著标准设计项目大奖。主要参加的500kV东善桥变电所获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主持设计的500kV淮阴变电所获国家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主持设计的《江苏电网500kV武北等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主持设计的江苏电网500kV锡西南等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主持设计的500kV苏州南变电站2006年获2004~200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主持设计的220kV金沙变电所获江苏省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主持设计的220kV中央门变电所获江苏省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指导设计的《500kV阳城电厂二期工程电力送出江苏省内配套等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2007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2006年度江苏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指导设计的《江苏电网“十一五”二次系统规划设计》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论文获奖:《悬挂式管形母线在500kV配电装置中的应用》(独立撰写)获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六届优秀论文二等奖,入选《中国科教论文选》(1997),并获2003年国际优秀论文奖(世界华人交流协会);《500kV配电装置设计优化》(独立撰写)获江苏省勘察设计协会2001年优秀论文奖;《建设初期500kV主接线可靠性分析论证》(第1作者)获2005年度全国水利水电科技成果二等奖;《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设计管理》(第2作者)获2007年度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科技项目获奖:主要参加的《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研究》获2007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主要参加的《“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设计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的《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术研究》获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设计的《江苏220kV变电所典型设计》获江苏省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准编制:主编《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中心设计技术规范》、《220kV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110~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江苏电网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江苏电网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等。主要参加《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主要设备通用规范》的编制工作。指导江苏电网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和20kV、10kV配网工程施工图标准化设计。
张天光,男,1989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建筑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为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社会任职:现为中国机电工程学会送电专委会结构学组委员、现行《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和《杆塔作业防坠落装置》标准主要编写人、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类专家。工程设计获奖:曾负责国网委托的Q460高强钢科学实验研究项目获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过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设计导则和特高压设计专题的多次评审,皖电东送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同塔双回组合耐张塔专题研究,以及电网防舞动、复冰、大风闪络等重大技术问题治理方案研究和设计工作,以及国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第一次黑龙江庆云变至鸡西变500千伏输电线路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具有较为丰富的送电线路工程设计经验,能够解决电网高压送电线路工程的复杂技术问题,具有担任大中型高压送电线路工程的设计和技术研究能力。发表论文:张天光同志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专有技术1项、获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15项,以合著第一作者出版专著《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及工程应用》和第二作者出版专著《Q460高强钢试验研究及电力工程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张天光同志先后完成了110~500kV线路设计工程近几百项,从事输变电工程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多年,如交/直流架空线路、河南省第一条牡郑500kV紧凑型线路、电缆隧道、光缆通信、国网2000年示范送电线路工程、国网典型设计、国外项目等。曾先后担任姚云鸭、驻青、惠州、惠东、罗定、梅州、梅长等多条单回或多回220kV线路、阳淮500kV线路和豫南光纤OPGW、ADSS通信线路等多项工程的主设人。担任结构组长、主任工程师审核的项目有洛郑500kV线路2×160km、南郑500KV线路120km、 郑新500kV线路2×80km、黄跨500kV线路2×4km、漯开500kV线路130km、漯姚500kV线路100km、沁新500kV线路90km、安濮500kV线路60km初施设、2000年示范工程、三峡右岸直流投标600km、 驻信500kV线路投标78km、新乡东至开封500kV线路等百余项大中型工程。具有从事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主设的经验和多个电厂设计及工代经历。长期的工程实践锻炼了他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以扎实的知识功底,突出的业务水平,成为专业技术的带头人。张天光同志曾在20多个工程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工作,曾担任牡郑500kV紧凑型线路(179km)、郑开500kV线路、商丘110kV电缆隧道、孟加拉230kV线路投标、孟加拉132kV线路投标,洛阳220kV电缆隧道、凤凰220kV电缆隧道、越南500kV线路投标160km、国家电网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800 kV向上、锦苏特高压直流(湖北长丰段)等工程的项目经理职务。在“复合式沉井基础设计研究”项目中担任主要研究人员,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掏挖基础设计研究”和“复合式斜桩基础”、“钢纤维混凝土在送变电的应用”实验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以上研究成果均已应用到工程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电网公司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在2000年示范送变电工程设计研究中,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结构专业编写了三个专题报告,其内容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工艺系统、结构布置、方便生产、优化节约上都有所革新和突破,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其中在铁塔设计方面有两项合理地突破了传统的规范和规定,设计出前所未有的复合式斜桩基础和半掏挖式基础。张天光同志以求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设计及工程管理经验和干练的组织协调能力,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张天光同志先后评标过国网公司组织的500kV线路郑开铁塔招标、内蒙地区中部和东部约1200km、河北南部约500km、山西中南部约700km的设计招标、省公司组织的光缆、电缆以及有关线路的各种设备招标、华中电网公司组织的500kV线路施工和设备招标等大型工程。负责和参加了试验研究南郑500kV线路复合式斜桩基础、洛郑500kV线路半掏挖式基础、郑新500kV线路SZT1双回路塔真性试验、220kV四回路钢管塔等。
朱天浩长期从事送电线路设计、管理和评审工作,多次担任国家电网公司项目设总,目前为全国架空线路金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电气学组委员、浙江省100万特高压专家组专家。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社会任职:1979年2月至2010年7月,朱天浩在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工作,1993年起担任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送电室主任,2005年起担任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2010年7月调至中电联技经中心(现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工作,现为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技术总监。主要研究:1998年220kV瓶贤输电线路工程增容,朱天浩首次提出采用在国内尚无先例的新型全铝合金导线,后在浙江省和国内多条220kV和110kV线路增容中应用。2001年,朱天浩提出了500kV紧缩型线路设计理念,应用于浙江嘉兴电厂-王店线路,并在浙江省和国内推广应用。他主持的三峡蔡家冲~白鹤±500kV输电线路设计,大胆创新地提出 “F”型塔-“0”线路走廊(两相导线垂直排列)设计技术,为减小输电线路走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F”型塔设计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他主持设计的西北电网公司750kV拉西瓦输电线路工程,针对拉西瓦水电站出线高海拔、大档距、大高差、重覆冰的特殊环境,提出“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的分相耐张设计技术。他担任了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安徽段200km)和皖电东送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浙江段)设总。朱天浩同志为设总的“舟山与大陆联网大跨越”项目设计,攻克了全高370米的“世界第一输电线路高塔”的设计难题,成功实现了舟山与大陆的电力联网。科技项目获奖:朱天浩为组长的“500kV紧缩型线路研究”科技项目获2004年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提高线路输送容量研究”获2006年浙江电力公司科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电力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0-500kV同塔多回、并列多回输电线路设计及应用研究”获2007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一种大跨越输电铁塔的安装方法”ZL03140535.5,获国家发明专利。“直流双极垂直排列“F”型输电线路系列铁塔ZL200520102214.6和500kV紧缩型线路直线转角塔等4项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发表论文:朱天浩主编了全国电力行业220kV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设计工时定额,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输电线路通用设计和通用造价工作,长期担任电力行业输电线路相关的行业标准的审查专家,《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规范审查专家组副主任委员。2011年6月应邀作为南方电网公司“220kV输电线路通用造价”审查专家。在电力建设2007,28(8)发表《750kV线路耐张塔跳线型式的研究》、在电力建设.2007,28(12)发表《双极垂直排列‘F’型塔设计》。在电力建设.2010,28(4) 发表《输电线路特大跨越设计关键技术》,2008年输电线路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浙江省2008年冰灾事故分析》主题演讲。
盖三飞,男,北京守华兴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造价部经理,注册造价工程师。具有丰富的输变电工程预算实战经验。
张子引,男,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现任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 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曾在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从事变电一次、二次、输电线路设计12年,历任设计人,主设人,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 曾在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从事电网工程设计评审工作,担任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部门副主任等职务,主持完成了从110~750kV各类输变电工程的评审任务。 2011年评为国网公司优秀工程技术专家。2015年评为国网公司领军人才。
黄力,男,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讲师。2006年毕业于三峡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2016年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同年至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院从事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Study on Magnetic Field Mapping Method in theCenter Volume of the Air-Core Solenoid》、《Minimum VolumeSolenoid Magnet Design with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Which Has the SpecificInductance Value》、《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condition number in the magnetic field mapping of the air-core solenoid》、《Localization of insulator strings' images based on colour filteringand texture matching》等。主要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图像检测技术开发、多极强磁场磁体设计与测量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控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
唐波,男,三峡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社会任职: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线路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Simulation of the Doppler echoes from wind turbine basedon scattered electric field calculation(SCI/EI收录),IET Radar Sonar and Navigation, 1/5,2019.112.Determination ofPermissible Distance Between Air Defense Surveillance Radar and UHVAC PowerTransmission Lines(SCI/EI收录),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1/5,2019.033. Interferencein geoelectric field observation from the current of a direct-current groundingelectrode(SCI/EI收录), Turkish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Sciences, 1/5,2016.124. Fitting Algorithm ofTransmission Tower Grounding Resistance in Vertically Layered Soil Models(SCI/EI收录), Electric Power SystemsResearch, 1/5,2016.015.ResonantFrequency Estimation of Reradiation Interference at MF from Power TransmissionLines Based on Generalized Resonance Theory(SCI/EI收录),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1/5,2015.056.InterferenceFrom UHVDC Power Line on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its Correction(SCI/EI收录),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Delivery,1/5,2013.04主要研究:超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各级科研项目数十项。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域空间风电场的多目标动态电磁散射理论及其多普勒特性参量表征,主持,201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特高压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机理及其分析模型研究,主持,2014。
孟遂民,男,教授,现任三峡大学教授(三级)。曾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在华中工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2000年被评为教授,历任教研室主任、科技处副处长、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生处党总支书记、设备处处长、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处长、输电线路工程国家级试验示范中心主任;近年来为本科生讲授“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课程,为研究生讲授“输电线路动力学”、“输电线路优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社会任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理事,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湖北省实验室研究会顾问。著作:《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电力电缆》、《电力工程概论》等。发表论文:《Parametric modeling technology fortransmission line towers》、《Research on Modular Modeling Technology of Transmission Tower Basedon ANSYS》、《输电线脱冰跳跃过程仿真研究》、《基于ANSYS的输电铁塔试验仿真研究》、《A Study on the Conductor Mechanical Calculations of the Long SpanTransmission Line》等30余篇。主要研究:主持同塔多回技术研究、云广800KV特高压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线路金具耐磨性能及防治技术分析、高强度混凝土电杆标准图集、特高压钢管塔设计培训系统、基于弧垂观测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研究、便携式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测量仪研发、大跨越导地线力学特性软件开发、架空线路密集区带电跨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软件开发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科技项目获奖:主持的《输电线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的《多层次培养高质量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获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的《适应行业需求的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教材体系》获2013年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参加的《深度仿真系统》获200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的《微气象区高/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综合预警技术与应用》获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健,男,1957年出生,计算机专业,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信息系统管理师,PMP, 信息化及工程数字化专家,在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30多年,曾任院科技信息部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数字工程中心主任,现任华东院信息中心(数字公司)技术总监。长期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数字化及三维设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主要工作为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硬件系统集成及团队管理,拥有多项软件专利及著作权,主导的相关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对企业信息化和工程数字化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工程设计咨询企业的工程数字化及三维设计技术(BIM)在水利水电、新能源、市政、交通、民航、工民建等行业的应用有独特的见解,担任过多个不同行业大型数字化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顾问,并著有76万字、主题内容为工程数字化技术研究、应用及思考的专著“追梦”。
朱女士,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自电改起步即参与至售电领域,目前在某售电公司从事电力营销业务,对各省电力交易规则及进展情况均有较全面的研究。
男,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05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薛志峰同志现任中科华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北京太和人居能源公司董事长,兼任九三学社中央人口环境资源专门委员会委员,建设部绿色建筑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得“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才”、“朝阳区商务精英”等多项荣誉。科研经历:薛志峰同志是国内最早从事“既有建筑节能”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之一,是国内首个根据大量实测数据提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者。自1996年起即开始对北京市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各类公共建筑进行现场测试诊断,期间完成了大量的节能方案,指导并实施一批改造项目,形成的研究成果已被行业广泛应用,提出的节能审计、能耗分项计量、节能评估等措施已成为行业标准并在十二五期间作为国家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规模开展。薛志峰同志于2002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协助江亿院士完成了国内第一个示范性节能建筑“清华超低能耗楼”的建设,系统性地研究和展示了国内外近百项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项目建成后接待了数十万人次的交流学习,促进了国内的一批示范性建筑的建设,有效地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后续发展。 学术研究和相关成果:薛志峰同志作为主要成员承担了“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及周边地区农村燃煤减量化和替代化技术方案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降低建筑物能耗的综合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新建建筑能耗评估体系及示范性超低能耗建筑”、“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产品开发及中央管理平台建设”、“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农村节能型住宅建设及新型采暖系统开发与示范”、“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基于分布式储能和(光伏)发电的建筑用能综合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等多项大型科研项目。
魏冲,男,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现任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线路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社会任职:国家能源局能源监管专家库专家、河南省电力公司线路专家、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设备物资评标专家、中电建股份公司综合评标专家。工程设计获奖:锦屏~苏南±800kV直流线路获得中国电力规划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溪洛渡-浙西±800kV直流线路获得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平顶山~白河双回500kV线路工程获中国电力规划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南阳特高压变电站-嵖岈变电站500kV线路获中国电力规划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信阳东500kV输变电工程配套线路获河南省工程咨询协会咨询成果一等奖。“单柱组合耐张塔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并取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证书号第1839217号);“双回路三柱组合换位耐张塔研究科研项目”获得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取得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专有技术证书(证书号第0168号);“降低500KV SJC2双回路耐张塔造价”输电线路QC小组获国家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一等奖。发表论文:在《电力建设》第一作者发表“河南电网500kV线路覆冰舞动分析及治理”和“500kV双回路三柱组合换位耐张塔的研究与应用”;在《高电压技术》第二作者发表“不等间距布置导体的接地网优化设计”;在《工程技术》第一作者发表“探讨10kV配电网节能设计问题”等多篇论文。作为电气专业负责人编写《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220kV架空输电线路部分)》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内容深度规定(220kV架空输电线路部分)》;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的编制(220kV输电线路分册)》和《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造价的编制(220kV输电线路分册)》,参与了《河南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kV~220kV送电线路分册”》的编制工作等。主要研究:长期从事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曾担任白鹤滩~江苏±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河南电网500kV线路防舞动治理、塔铺~祥符~许昌-邵陵第二回500kV线路、500kV菊城变扩建送出线路、500kV信阳东变配套220kV送出等工程的项目经理;担任灵州~绍兴、溪洛渡~浙西、锦屏~苏南3条±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宝泉电站~获嘉500kV线路、鹤壁电厂~安阳500kV线路、白河~南阳西500kV线路等工程主设人;负责或参与了数千公里特高压交直流线路以及500kV和220kV线路的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设计及工程组织管理经验,承担的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经过在工程中不断历练、总结,熟练掌握电力行业全寿命周期管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熟练掌握输电线路电气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两型三新”具体要求及110~1000kV各电压等级交直流送电工程各阶段的设计内容、主要电气设备的参数计算及设备选型,熟练掌握输电线路设计规程和国家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作为专家多次参加工程项目评审、咨询、项目鉴定等活动。
吕建国,男,本科毕业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现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设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电网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在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方面从事多年研究。
桂衡,男,北京中能互联电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总经理,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曾任国网研究室(秘书处)处长。筹划并组建了多个经济开发区配售电公司,对电力投资、生产运行、市场交易具有深刻的认识。
李乃崇,男,曾任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山西国际电力集团配电公司总经理、山西省地方电力公司吕梁分公司总经理兼山西省农电局吕梁分局局长,具备电力设备、煤炭、发电、配电等电力行业上下游40余年从业经验。2011年至2013年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深入参与政策的研究与制定。
杨志鹏,男,北京恒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工程师,参与主持组建了广东中山翠亨、贵阳高科大数据、咸阳经发能源三家配售电公司,具有上百家售电公司的培训、咨询服务经验,对配售电企业的投融资、核心业务梳理、综合能源服务的开拓具有深入的研究。
李雯,女,30余年电网从业经验,熟知用电监察、业扩工程、用户“抄核收”等电力营销领域专业知识。自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以来,积极参与电力交易市场研究工作,具备资深行业经验。
工作经验:1998-2000年,神华乌达矿业发电厂副厂长。2000-2004年,神华乌达矿业公司发电厂厂长(正处)对循环硫化床热力机组电厂有深刻研究。2004-2008年,内蒙古电力苏里格燃气发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正处)从事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技术工程生产管理,期间华能上安电厂挂职,对火力电厂有深入技术及管理经验。2008-2014年,内蒙古电力集团供用电稽查局局长,对电网营销管理农电趸售管理反窃电均做出了巨大贡献,期间获得科技创新及自治区组织部2012年度草原英才。2014-2017年,内蒙古电网信息通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对电网信息化建设做了深入研究,获得自治区组织部任命的创业创新团队殊荣,并带队赴南网广州深圳供电局为期一年的学可调研,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已形成战略顶层思维。2017-今,内蒙古电力集团蒙电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管辖七十家企业 6000人,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发展研究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管理能力突出。学习培训经历:1985.9—1989.7在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工业电气自动化。2004—2007在华北电力大学学习电气工程。2013.4.16—2013.4.27在浙江大学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企业中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2013.11—2014.11在内蒙古大学参加EMBA总裁班。社会论著:2013.6.10英文:Establish of CSR Matter-ElementEvaluation Model in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中文: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物元评价模型构建2013.6基于集值统计的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2014.3.1英文:ON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TANDARD MANAGEMENT EVALUATION USING MATTER-ELEMENT MODEL中文:基于物元模型的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评价研究2015.3基于Mule ESB的水利信息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荣誉称号:1994年,发电厂6.3KV电网谐振过电压的线路保护装置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乌达矿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内蒙古新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被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会评为三等奖2010年,大型干式低NOX燃气发电工程及综合性能研究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1年,供用电稽查工作质量标准被内蒙古电力公司、内蒙古电力工会评为三等奖2013年,用电稽查信息系统建设被内蒙古电力公司评为科学技术进步奖2013年,被评为2012年度“草原英才”称号
贾云华,男,从1979年以来一直都在从事变电工程设计工作,先后担任过设计人、主设人、设计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专业总工程师等岗位工作,目前在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专业总工程师。主要研究:贾云华多年来参与、负责或主持了多项重要的城市变电工程的设计工作;例如朝阳、城南500kV全户内变电站(国内首创);王府井、菜市口等数座220kV全地下变电站;北京南站、望京等十余座220 kV全户内变电站;奥运村、八达岭等五十余座220kV半户内、户外变电站;新东安、西单等二十余座110kV全地下变电站;中关村、五棵松等二十余座110kV半地下变电站;建国门、牛街等百余座户内、户外110kV变电站;首都机场,东风等十余座220kV、110kV用户变电站;十三陵、红螺寺等数十余座35kV全户内、箱式、户外变电站;中南海配电系统、玉泉山配电系统等十余项10kV配电工程;重庆高九路、承德北郊、唐山南湖、西藏拉萨西郊等十几项外省市220kV、110kV变电站;呼和浩特新华110kV地下变电站;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马家楼换电站等数十余项汽车充换电站;北京官厅风电场二期工程等。贾云华还参与编制了如下电力行业标准;由建设部和土地管理局批准内部印发,并于1997年发布和实行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DL/T 5495-2015《35kV~11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496-2015《220kV~50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16-2005《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工程获奖:国家级奖项:2015年北京朝阳500kV变电站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朝阳50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王府井220kV变电所荣获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 行业奖项:朝阳50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2007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朝阳500kV变电站荣获2008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海淀50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2012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未来城220kV变电站荣获2014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地安门220kV变电站荣获2010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开阳里110kV变电站工程荣获2004~200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朝阳门220kV变电站荣获2007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团河220kV变电站荣获2012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大钟寺110kV变电站荣获2009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大栅栏110kV变电站荣获2010年度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高安屯充换电站荣获2012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奖项:城南500千伏全户内变电站荣获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秀工程设计奖。论文获奖:《220kV变电站电气布置优化设计》荣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09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变电站内220kV和110kV户外布置间隔占地优化设计》荣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供用电设计分会2009年度论文评选一等奖。
刘克雄,男,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线路设计部总工。曾任新疆电力设计院线路电气专业组长、主任工程师;曾任华北电力设计院一级设计师、设计室主任;工程业绩: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线路电气专业从事设计工作,担任过主设人、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及室主任角色。在新疆院工作期间,担任过新疆院第一条涉外110kV线路的项目经理,对新疆院开拓国外项目起了关键作用。在华北院工作期间,担任过华北院第一条大型涉外项目尼日利亚MJ330kV双回线路的电气专业主设人。担任过几十个110kV~5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程主设人,设计的线路总长超过4000km。担任过12条220kV线路工程、8条500kV线路工程及1个200MW风电场工程的EPC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且善于学习钻研新技术,挑战新项目,擅于全面系统性思维及项目组织管理。获奖情况:1)主设的“大同电厂~房山III回500kV线路工程” 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国家电网公司先进个人;2)主设的“承德西~平安城500kV线路工程”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二等奖;3)主设的“高岭~天马第三回500kV线路工程”获北京市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咨询二等奖;4)主设的“上都电厂~承德III回500kV线路工程” 获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三等奖。
周元强,男,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变电部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周元强同志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先后取得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该同志先后主持或参与扬州北500kV变电站工程、苏州1000kV变电站工程、南京±800kV换流站工程、宁夏沙坡头750kV变电站工程、国家电网公司辽宁利州变电站工程设计竞赛等多项输变电工程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并拥有“混凝土重力墩式挡墙”、“适用于方钢管柱的梁柱节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判别方法”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先后在《岩土力学》、《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等专业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并主持变电三维设计研究工作,负责变电三维设计方面的软件定制开发、标准制定、科技项目及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取得《变电站三维实时信息监测展示软件》、《变电构架集成设计软件》等软件著作权。完成的《变电构架集成设计软件研究与应用》获2016年度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的《500KV扬州北变电站工程数字化设计应用》获得第一届中国电力工程数字化设计(EIM)大赛变电工程组优胜奖。完成的《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数字化应用》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力工程数字化设计(EIM)大赛变电工程组第三名。
郎福堂,男,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现任冀北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职务。国家电网公司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术人才。就职于北京送变电公司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或技术管理工作,曾担任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项目总工、项目经理。多次参与过交直流特高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论证、评审会议。多次参与过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及项目验收会议。曾在《电力建设》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施工技术论文。曾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网公司、华北(冀北)公司等多项科技项目并获奖。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施工技术标准的编写及修订工作。多次参加过由国网高培中心、冀北培训中心、国网直流部、国网经研院、设计院、中电联、特高压业主项目部等单位组织的施工技术培训活动。获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曾当选为房山区第六届人大代表;曾被授予过国网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朱永平,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从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参加多项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的编制和科技创新项目工作;参加多条超高压和特高压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参加编写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 -2010)、《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 -2011)、《±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 -2013)、《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等标准。“西北电网750kV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6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全国首条“750kV官亭~兰州东输变电工程”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参加编写的《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荣获2004年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多项国家、电力行业及省级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和一等奖。
于军,男,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现任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任国家电网宝泉岭电业局送电工区专责、变电工区专责、生产技术科输变电专责,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能源公司主设人、设总、天津项目部经理、设计室主任、副总,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北京分院项目经理(海外)工程业绩柬埔寨金边-巴威115kV输变电工程锡盟-上海1000kV特高压工程可研设计500KV安廉送电线路改造工程新建220KV承德双回送电线路工程新建220KV孙村-前卫路送电线路工程新建220KV花庄-前卫路送电线路工程220KV贾庄变电站工程220KV正西变电站工程唐山三农场220kV变电站工程
张玉明,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首席主任工程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获工学学士学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西北电力设计院工作至今。从1986年至1999年底从事火力发电厂结构专业设计,历任设计人、卷册负责人和结构专业主设人;从1999年底至今,从事变电站、换流站等变电工程土建专业(含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和暖通)设计工作,历任主任工程师、首席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发电结构与变电土建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工作涉及面广,技术全面。主持、主创或参加了多项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公司、本单位企业标准或技术创新项目;参与多个 750kV、1000kV变电站和各种电压等级的换流站等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变电工程设计,获得了多项国家、电力行业及省级优秀工程设计金银质奖、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重要奖项。工作经验丰富、眼界开阔、思路清晰、善于创新,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技术问题,应对复杂的工作关系,具备工作过程的专业指导能力和一定的外语(英语)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贾彦龙,男,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曾任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分管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长期从事电网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从设计员到建设者,从基层到管理层,经历了从山西电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220千伏、500千伏到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期间,有20余项组织建设的工程获得了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鲁班奖,多项攻关课题获得中国电力行业、省部科技进步奖、全总优秀QC小组奖,有的取得国家专利,撰写的关于提升工程管理方面的文章获中国电力优秀管理成果奖。
吴家林,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工作35年,现为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专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主持参与了包括特高压交直流项目在内的数百项变电工程设计及换流站设计工作,为四川电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通用设计、通用设备规范、企业标准编制,结合工程申请并获授权十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优秀设计奖数十项;多次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技术论文。所主持部分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效益良好,个人贡献突出,在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技术难题方面成效显著,效益良好,个人贡献突出。
孙国庆,男,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被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授予“电力勘测设计大师”和全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第一批供配电设计专家;第一届、第二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委员。33年一直在设计院从事电气一次设计工作。经过设计人、主任工程师、专职设总、室主任、专业总工程师岗位的工作锻炼,经过城市电网设计工作的历练和总结,地下变电站设计和户内变电站设计逐渐成为自己的专业特长。多次参加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区城市地下变电站科研专题和设计评审。主持设计的多项工程项目荣获北京市、电力行业和国网公司各种奖励。主持修订“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参与编写电力行业标准“35kV~11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主持编写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地下变电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主持编写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220kV~500kV城市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参与我院编写的“城市户内变电站设计”手册,并在中国电力行业协会组织培训和宣讲。大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优化电气设备布置,创新变电站布置型式,主持设计的2008年国网公司江西泰和220kV变电站设计竞赛、2012年国网公司天津永定河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竞赛、2015年国网公司江苏姚桥220kV变电站设计竞赛,三次荣获一等奖。主持设计的菜市口220kV变电站是全国首座与地上电力科技馆合建的开放式可参观全地下220kV智能变电站,采用大量新设备和新技术,攻克了消防、通风等技术难题,“菜市口220kV输变电及生产附属设施(电力科技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荣获2011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菜市口220kV变电站工程”荣获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荣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荣获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银奖。撰写“开放式可参观全地下220kV变电站”论文参加2015年第二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荣获优秀论文奖。
赵琳,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华北电力设计院主任工程师。1984年8月至今,一直从事发/变电二次设计与研究工作。承担过近百个发变电工程二次专业技术负责人。特别对特高压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相关电气二次技术颇有研究。参加过多项电力技术标准的编写工作,多项技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娄悦,女,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系统部主任,主要从事系统二次专业设计。曾担任500kV扬州西变电站、常州500kV天目湖变电站、国家电网首座500kV“两型一化”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山东岱宗变电站二次主设人,工程多次获得行业优秀设计奖、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奖。在500kV岱宗变电站中,主持完成了全站的智能化方案设计,该站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同期同类型变电站“占地最小”、“智能化程度最高”、“应用设计专利技术最多”三项第一,并获得2014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排名6/18)、201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应用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研究成果,2015年担任国网设计竞赛“宁夏沙坡头750kV变电站”工程副项目经理,获优胜奖并中标该工程;2016年担任国网设计竞赛“天津渠阳(宝北)50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经理,获优胜奖并中标该工程。主持完成中能建首个众筹科技项目“智能变电站模块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并获得“国际领先”的评价。主持完成多项国网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进入推广应用目录,获得广泛应用,带来了较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基于上述研究项目等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3项,专有技术1项,软件著作权3项, 2015年被评选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 标准制定: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了国家标准《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GB/T 51071)、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GB/T51072-2014);行业标准《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定》(DL/T 5510-2016);国网企业标准《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 10393)《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导则》(Q/GDW11152-2014)等的编写工作。
钱锋,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电网工程公司总经理。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浙江省电力设计院,一直从事变电站及换流站设计工作。2005年获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 2009年获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2015年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2016年入选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专家。近年完成的主要工程:担任蒙西1000kV变电站(A包)设计总工程师,浙中1000kV变电站(B包)设计总工程师,锡盟1000kV变电站(B包)设计总工程师,浙北1000kV变电站(参加院)设计总工程师。主持的蒙西1000kV变电站、浙中1000kV变电站等设计获电力行业一等奖,500kV湖州变等设计获得省级一等奖,参与的500kV兰溪变、220kV邬隘变、220kV云会变等设计获得电力行业一等奖。主持的《500千伏变电站小型化设计与创新新技术研究》获中电建协、浙江电力三等奖。参与的《柔性直流输电关键设计技术研究》获得2016年度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变电站智能化设计新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获中电建协、浙江电力一等奖;《变电站设计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获浙江电力二等奖。参与多部专著、论文和规范的编写,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薛静,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电联行业发展与资源节约部副主任。曾任中电联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中心 主任;兼任《中国电力教育》总编,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委员会电力类专业主任;中电联统计信息部 主任;兼任《中国电力发展改革》杂志总编,中电联教育培训部高等教育处处长、部门主任;兼任行业教育协作委员会主席等。国家能源部教育司计划处 工程师、华北电力学院电力系讲师。社会任职:现兼任华北电力大学MBA社会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兼职教授。兼任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能源研究会电力改革30人论坛专委会副主任等。主要领域与典型成果:1、教育培训领域:2005年,获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面向21世界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精品课题。2、行业发展与改革领域:2008年,牵头完成并出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专著;公开发表多篇能源电力发展改革文章、国家能源局《我国电力运行预测预警》课题、《我国电力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月度、季度、年度报告、全国电力行业信息数据统计与分析。
张琳,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副主任。曾任职于东北电力设计院系统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规划研究中心、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长期从事电力规划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我国能源电力需求、电源结构和布局、电网规划方案、输电工程技术经济性等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多次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任能源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标准审查工作。完成《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与高效消纳研究》、《国家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等专题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赵全江,男,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从事输电线路设计研究至今。现任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曾任送电处电气科科长、电网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被聘为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EPTC架空输电线路专委会、绝缘子专委会委员,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考试组专家,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专家。近几年主管的重点工程主要有: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线路、淮南—南京等1000kV特高压交流工程;云广、向上、锦苏、山西—江苏、酒泉—湖南、糯扎渡—广东、滇西北—广东等±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准东—华东±11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特高压对地距离研究;特高压设计规范框架研究;1000kV设计规范研究、特高压/超高压同塔多回线路技术研究;±800kV转动复合横担杆塔研究等等。参与起草了1000kV线路设计规范、±800kV线路设计规范、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110kV~750kV大跨越设计技术规程、1000kV大跨越设计导则、500kV海底电缆设计规程等等。曾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 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铜奖;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中国能建 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专有技术3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崔云,男,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新能源部综合发电室副主任。从事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全过程设计,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城镇供热管网、电厂水工等。参与了多个国内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含平地、山地、水上及光伏领跑者基地)、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海外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的规划、可研和设计工作。参与光伏发电项目曾获中国电力规划协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排名第2)和三等奖(排名第2)。参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曾获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团队等荣誉。此外,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项(排名第2),实用新型专利若干项。
刘波,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电网)规划中心主任助理。重点承担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总体方案设计和优化”、 “青海海西州可再生能源规划”、““巴基斯坦KE公司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研究”、“非洲乍得离网光伏项目”、上海电网十三五输配电网规划”、“海南三沙微电网升压改造工程”、“500kV新余站接入系统初步可行性研究”等工程研究项目以及“国家863科技项目(区域分布式建筑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风光储科技支撑项目(风光储输关键技术研究)”、“上海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承担的“大容量风光储联合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荣获201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负责参与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秀设计和中国电力规划行业设计一等奖”,承担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原则研究及技术经济性评估”荣获2016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工作期间先后在SCI、EI等杂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负责风光储输联合发电站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并曾多次参加学术和技术交流。
包永忠,男,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负责“糯扎渡-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浙北~福州 1000 千伏交流线路工程”、“淮南-南京-上海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酒泉~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大型工程结构设计原则编制及审核工作。作为集团公司科技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完成“输电铁塔构件承载力研究”、“钢管塔对焊锻造法兰的设计研究”等大型科技项目并获得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中国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编人编写“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12”、“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219-2014”、“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97-2015”、“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DL/T5501-2015”、“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和螺母DL/T1236-2013”等行业标准;获得 “一种全新的Q420高强度双角钢十字组合断面构件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种海底电缆登陆浅滩防冲刷保护技术”等专有技术和“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中空大直径挖孔基础”等专利;
刘涛,女,在西南电力设计院长期担任电力系统通信工程设总和电力系统二次工程管理工作。由于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二次的工程技术管理,对整个二次系统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工程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社会任职:担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传输学组委员。2018.05退休。负责编制多个行业和企业标准:1、《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DL/T 5404-2007) 》行标,第一编写人。并获2010年度顾问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电力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导则(Q/DG1-U003-2010) 》企标,第一编写人。3、《光纤通信超长站距传输设计技术导则》(Q/DG 1-U006-2011) 企标,第一编写人。并获2012年度顾问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2013年度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电力通信超长站距光传输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5734-2016)》行标,第三编写人。担任国网、南网多个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系统二次部分负责人和单项工程负责人:1、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光纤通信工程 2、国家电网公司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工程3、浙北~福州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通信工程4、四川、重庆、西藏电网“十二五”通信网规划等。
戴敏,女,长期从事电力工程电气设计、管理和评审工作,具有丰富的变电工程设计经验,担任大型输变电工程项目设总,熟悉和了解变电工程设计特点和动向,在国内变电二次设计行业享有较高知名度,曾任全国电力设计电气专业技术信息网副网长、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送变电专委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标准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国网公司评标专家等。曾在河南省电力设计院工作,历任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专业设计人、主设人、专业组长、项目经理(设总)、副总工程师等职务。1995年起担任河南省电力设计院电气室副主任、2000年担任河南电力设计院项目经理、2002年起担任河南省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2010年7月开始在中电联技经中心(现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参与评审工作。戴敏积极投身输变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研究工作,2001年开始开展河南220kV、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工作;2005年开始参加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建设工作,参与“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编制和评审工作。戴敏通过多个城市变电站工程实践,积极探索城市变电站的特点,针对城市变受场地、环境保护、出线走廊等条件制约的特点,开展了诸如优化配电装置布置、主变压器防噪措施、减少建筑面积、二次设备分散布置、提高自动化水平、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担任设总的郑州凤凰和郑州高寨220kV变电站获河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戴敏在国内较早开展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工作,率先开展数字化变电站设计工作,具体参与了河南第一个数字化变电站—鹤壁淇县220kV变电站的设计方案,获国网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和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二等奖。自2009年7月起,全面参与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调研、试点工程方案评审、智能变电站技术研讨、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设备规范、通用设计的工作。参与国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的鄢陵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研究,承担国网公司企业标准《110~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和《330~50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等规范评审。戴敏率先在全国电力工程中应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和高频开关电源,1997年,结合《火力发电厂设计规程》修编,就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和高频开关电源的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调研交流,推动了国内电力工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和高频开关电源的应用。编写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应用研讨”和“高频开关电源在大型火电厂的应用”的论文,参与编写了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2002年版)。担任设总的500kV开封变电所获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500kV漯河变电站”获2006年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南阳西500kV变电站获2010年河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及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平顶山500kV变电站获2008年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二等奖、郑州东500kV变电站获2011年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二等奖和鲁班奖。担任国网智能变电站设计竞赛项目设总和主管总工,多次获得优胜奖。主持的《三门峡火电厂输煤程控研究》项目获得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南阳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获华中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戴敏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输变电通用设计和通用造价工作,长期担任电力行业变电相关的行业标准、国网公司通用设计、通用造价和新技术的审查专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通用设计 二次系统》(2008.6中国电力出版社)担任主要编制汇总人,从2005年起,在国网公司通用设计编制中,主要负责二次部分技术原则的编制、汇总和评审。参与编写《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2012.12 中国电力出版社)、《河南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2012.12 中国电力出版社)、《鄢陵220kV智能变电站运行手册》(2013.,中国电力出版社)等。
张弘,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电气注册工程师,现任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杭州办事处副主任。曾任浙江省电力设计院系统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浙江省电力公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发策部副主任,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主持过大中型输变电设计工程,全省电网及电力发展、能源规划的编制及运行分析,大中型电源落点和接入系统设计、评审等工作。长期从事系统设计、评审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项目前期设计经验。在设计院期间,张弘同志从事过电力系统一次、二次专业设计。期间完成了全国第一套投入跳闸运行的镇海电厂微机保护,其《微机保护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一文,在浙苏皖三省继电保护学术年会上进行交流,为全国推广数字化保护的应用积累了经验。张弘同志在全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做了较多工作,研究了发电机切机,快关汽门等操作过程,提出了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改进意见和配置方案。还对全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进行研究,通过对浙江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方式的稳定计算,提出了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智能安全措施,保证了北仑电厂、台州电厂和镇海电厂工程顺利送出。擅长于电力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设计及专题研究工作,针对大电网,超高压电网的运行特点,研究限制短路电流措施,工频操作过电压,电网分层分区等;研究的电厂接入有:宁海电厂、浙西电厂、乐清电厂、乌沙山电厂、镇海燃机电厂、萧山燃机电厂、半山燃机电厂、滩坑水电厂等;变电站可型性研究有500kV温南变、富阳变、台南变、舜江变、温东变、宁海变、九龙变、绍北变、台东变、甬东变等。擅长电网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能正确把握电力系统规划及设计研究工作的技术原则,执行国家政策、法规、上级规定、有关专业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对方案进行策划、评审、指导,解决技术问题。2003年协助浙江省人民政府编制完成2003-2010年全省电力行业规划,2010年参与浙江省能源安全研究课题,负责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电力需求研究,主编有《浙江省2010年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浙江电网“十二五”规划》等项目。参编了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浙江省电力公司“十二五”电网技术改造主要技术原则》等众多规划报告。曾经获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电力建设责任考核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度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电力建设先进个人三等功;有多篇论文发表,项目获奖。其中《数字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220kv舟山与大陆联网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地级城市配电网信息化“十五”规划》获浙江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新能源结构下电网调峰能力研究》获浙江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舟山市“十一五”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浙江省电力行业优秀咨询成果二等奖。
张光弢,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气室主任。长期从事输变电工程电气专业设计、咨询等领域的研究及管理工作,精通变电工程二次专业设计,具有丰富的电网工程设计、咨询经验,技术业务精通。代表性成果:1.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参与延安(洛川)750千伏变电站工程设计及校核工作,该工程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01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011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作为设总负责青海南朔(汉东)330kV变电站工程设计工作,该工程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设计竞赛优胜奖”,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度优秀设计一等奖、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3.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国家标准《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GB/T51071-2014)、行业标准《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定》(DL/T5510-2016)编制工作、企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9部分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Q/GDW1166.9-2013)等多项规范、标准编写工作。4.作为设总完成《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750kV变电站分册(2014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330kV变电站分册(2014年版)》等编制工作。5.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智能变电站光缆接线规范化标识设计研究”、“城市小型化变电站设计研究”等科研项目,分别荣获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6.作为主要编写人完成《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12)、《35-110kV智能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工作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11)科技专著编写工作。
施路,男,就职于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国际输变电工程管理工作。曾负责巴基斯坦卡拉奇TP1000工程、斯里兰卡普特塔姆二期2* 300MW燃煤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工程(EPC)、New Chilaw 新建变电站工程、Madampe 变电站扩建工程、斯里兰卡普特拉姆1*300MW燃煤电厂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工程(EPC)、上海青浦人民电气厂 35kV 变电站(EPC)、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设备成套供货工程、银川2209号建设中心变电站工程(EPC)、北京地铁 东直门- 西直门低压供电系统工程(EPC)、山东日照造纸厂设备供货工程、上海地铁3号线变电站工程(EPC)、上海梅山钢铁厂220kV 变电站供货工程、广东中山电厂工程等。
王卉,女,199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在中电联技经中心设计评审部工作,高级工程师。工程设计获奖:从事电力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工作,参与了多个骨干传输网络的规划设计,参与编写了西北电网公司及西北五省通信规划、国家电网公司交换网络十二五规划;参与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工程的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获得了设计类二等奖);参与了国家电网调度数据网一、二平面建设工程设计项目(该项目获得设计类三等奖)、参与了智能电网超长站距大容量光传输关键技术应用的研究(该课题获得研究类三等奖)、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交换网国调与“三华”通信网络容灾建设等工程。
姜利民,男,1982年毕业后至中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历任通信科副科长、科长、副设总,设总(项目经理),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程设计:负责了许多大型电力系统通信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其中担任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三峡输变电工程三峡—常州±500kV 直流OPGW光纤通信工程,三峡系统—北京OPGW光纤通信工程,渝鄂第二通道及鄂西水电送出OPGW光纤通信,华中电网东西走廊光纤通信传输网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 KV直流特高压工程OPGW光纤通信工程、哈密—郑州±800 KV直流特高压工程OPGW光纤通信工程的设总,还担任南方电网公司的天生桥---广州OPGW光纤通信工程,苹果—茂名 OPGW光纤通信工程,南方电网贵广二回直流光纤通信工程,南方电网与海南联网光纤通信、溪洛渡、糯扎渡送电广东直流输电工程配套主干通信工程、普洱换流站OPGW光纤通信工程等项目的设总。执业资质:长期从事电力系统通信的设计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还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通信专委会委员。通信专委会骨干网传输学组副组长。多个专家库成员。
陈大斌,男,在电网工程设计、研究、评审、咨询及标准制定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经验。主要研究:完成330千伏紧凑型线路关键技术、750千伏线路设计关键技术、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标准研究、电网工程抗灾减灾标准研究、输电杆塔抗强风关键技术研究、大震生命线工程灾害评估研究、输电线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个人获奖: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奖2项二等奖1项,国网经研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工程设计获奖: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了330千伏平兰东,永凉、成天、金张嘉、750 千伏兰平乾、永白等多项线路工程的设计工作;作为设计牵头人组织完成了±800千伏溪洛渡—浙江、哈密—郑州、1000千伏锡盟—山东、淮南—南京等特高压工程设计工作。获国家设计铜奖1项,电力行业协会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标准编制:作为编制人完成了《110~500千伏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深度规定》、《33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可研深度规定》、《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输电线路跨越高铁技术导则》、《新型导线设计应用导则》、《特高压直流线路拉线塔设计导则》等技术标准制定。
张益国,男,工学学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社会任职:1990年09月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工民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到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从事电力设计与企业管理工作,先后担任主任工程师、主任、科技信息部部长、勘测工程部部长、运营策划部部长、电网事业部总经理,2015年06月至今任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主管电网和勘测业务。个人奖项:在电网建设一线工作二十余载,专业技术水平高,熟悉电力行业特点和发展脉络,多项工程获奖,拥有6项专利技术,被评为“感动河北院模范人物”、“河北省电力公司十大建功立业标兵”、“华北电网公司优秀青年工程师”、“抗冰抢险功臣个人”等。主要研究:在输电结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方面专业技能深厚、工程经验丰富,负责或主持了多项大型工程的设计,在电缆及架空输电、盐碱腐蚀、新型环保基础、结构可靠度、塔线耦合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地理信息技术和电网设计技术的融合及应用方面经验丰富,组织率先建成电网规划设计数字化系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领导组织团队出色完成众多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可喜成效,保证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连续十二年成功入选“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并被授予“中国建筑业行业标杆”荣誉称号。
张卫东,男,电力系统专业毕业,主要从事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改革政策研究工作,现在中电联行业发展与环境资源部工作,任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委员会委员,Cigre中国会员。执业资质:主持及参与完成“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报告,为主编写电力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电力企业改革诉求研究等报告,主持编制中电联电力改革动态、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等内部定期刊物。
郭咏华,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线路工程的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社会任职:现任中国电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副总工程师突出贡献: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开发了多个线路工程设计软件,支持中国标准和常用的国际标准,已通过电规协会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版科技专著2部,发表EI论文多篇,参编电力行业设计标准2项,参编国网企标多项;获国家专利数十项;从事了多年的技术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科研和管理经验,尤其擅长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对国际线路工程常用设计标准有较深的研究,积累了国际线路工程较丰富的投标、设计、试验和建设经验。
徐放明,男,今在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主要研究:从事电力系统勘测29年,核电勘察设计项目经理2年。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熟练掌握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的程序、规程、规范与经验;独立完成、编写、校核、审核过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变电站、送电线路、煤化工、核电项目及工民建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作为专家咨询、评审过多项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地基处理方案与施工投标文件。除常规勘测外,还在边坡勘察设计、岩溶地基勘测与地基处理设计、岩溶地基检测方法、线路勘测、隧洞勘测与支护处理设计、沿海电厂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勘测、桩基设计、桩基检测与施工工艺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和发展动态。作为核电项目经理,通过参与重庆、江西、湖南等核电项目工程,熟悉核电工程的勘察设计及项目管理程序。来恒华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电力勘测与设计业务,包括架空及入地送电线路、新能源等领域。突出贡献:《唐山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测》获2006年度建设部勘察设计二等奖(排名第二);《岩石节理的形貌参数以及变形和强度研究》获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2004年至2005年,参与了现行《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修编工作。作为咨询人员,完成过多项工程的地基处理咨询工作,特别是浙江乌沙山电厂、广东大唐潮州三百门电厂的地基处理与桩基优化及事故桩的处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2004年5月至12月,以大唐国际业主的身份,参与了广东大唐国际潮州三百门电厂的工程管理。
王炜,男,长期从事输电线路设计工作以及技术管理、项目管理工作,今任电网事业部专业总工程师。主要研究:作为设总主持了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冀南段)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河南段)、酒泉-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包10,甘肃陇南)、浑源-霸州I、II回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侯村-廉州500kV线路工程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作为主设人参加了呼伦贝尔-辽宁±5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辽宁段)的设计工作;作为专业总工或主任工参加了蒙西-天津南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等多项大型输电工程的可研、设计工作。以上工程均已投运。目前作为设总主持准东-华东±800kV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包23,河南南阳、信阳),北京西-石家庄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包1,河北保定)的设计工作。工程设计获奖:参加设计的多项工程获奖,其中作为设总主持完成的锡盟-山东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获得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昌黎-乐亭500千伏线路工程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20kV蔺河-永年线路破口进铁西路工程获河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沙河电厂-邢台南双回500kV线路获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二等奖。作为项目经理主持了220kV同塔四回路输电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主持或参加了《输变电工程数字化设计技术体系研究》、《明挖电缆隧道设计技术研究等技术的研究》等多项目科研项目,取得了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依据研究成果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明挖电缆隧道设计导则》等标准规范;《明挖电缆隧道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刊物:取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1项,专有技术2项。在科技刊物上发表过《1000kV单回和同塔双回混合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分析》、《220kV同塔双回线路钻越500kV线路的方案选择》、《±11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计算》、《碳纤维导线在500kV双回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等论文。参加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500KV输电线路分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输电线路分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送电线路工程部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造价-220kV输电线路分册》等。专业深造:2009年7月-12月,脱产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高层次人才培训班”,由清华大学电机系、中国电科院专家授课,对最前沿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2005年通过国家人事部、建设部组织的注册电气师资格考试,获得全国第一批注册电气师(发输变电)执业资格。2013年取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李占岭长期从事输电线路设计以及技术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超高压交直流工程、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的设计经验。在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社会任职:目前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塔桅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送变电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专有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主要研究:工作以来,负责或主持了多项大型工程的设计工作,在常规架空输电线路、地下电缆隧道、紧凑型输电线路、直流输电线路、特高压输电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担任过多个500kV和220kV线路工程的设总;主持了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浙西、哈密-郑州、酒泉-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和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山东环网、北京西-石家庄1000kV等多项交流特高压工程河北院负责的设计技术及管理工作。工程设计获奖:负责完成的邯西-石南500kV送电线路工程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主持的220kV安各庄-南化、220kV蔺河-永年线路破口进铁西等多项线路工程获得了河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主持的昌黎-乐亭500千伏线路等多项工程获得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沙河电厂-邢台南双回500kV线路等多项工程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设计一等或二等奖。科技项目获奖: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重点科技研发,解决了大批工程关键或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尤其在输电线路基础防腐蚀、新型环保基础研究、塔架动力分析、特高压钢管塔节点设计、塔线耦合效应、电缆隧道新型材料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主持研发的《沿海地区输电线路桩基础耐蚀性能及防护措施研究》、《海上风机及测风塔桩基础受力研究与应用》、《预应力管桩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研究》、《SSD变电架构智能设计软件》获得中国电力建设科学进步一等奖;《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在电力电缆隧道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一等奖。对输电线路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用三维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力学模型,编制完成的《送电线路钻(挖)孔灌注桩基础CAD软件》已在全国近百家电力设计院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2项,专有技术7项。发表刊物:注重技术积累与总结,先后在公开出版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近期发表的论文有《基于P-Y曲线法的群桩基础受力分析》(电力建设)、《基于openGL的架空输电线路电气距离三维校验系统的实现》(电力建设)、《全掏挖基础在戈壁滩地区输电线路中的应用》(土木基础)、《海上三角形测风塔桩基础设计探讨》(土木基础)、《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滨海软土水平向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李占岭主持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2I、5JA、5JB模块的工作,参加了国家标准《高耸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写工作,参加了电力行业标准《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写工作。